其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木 兰 工 匠

2017-05-26 生产计划部 黄艳 华为供应链

作者:黄艳

作者获奖经历:

2016年供应链总裁个人奖

2016年华为公司明日之星

2015年华为公司明日之星

2013年企业网产品计调部年度优秀个人

2005年,我怀揣着心中的梦想,从遥远的川蜀之地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十一年间,从订单处理员逐渐转身为总装调度、加工计划。在这段旅程中感受到充实和快乐,我也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女汉子”。十几年就这样一晃而过……

突来的“礼物”,助力快速成长

      入职的第一个岗位是订单处理,刚从学校步入工作岗位的我接触到每个事物都觉得特别新鲜,浑身都是冲劲。上班第一天导师介绍了业务流程:按产品分配录入履行地点、打印纸件,备注合同的特殊需求信息,按履行地点分发到车间备货。我心想,这没什么挑战啊,谁知接触到实物的那一刻彻底蒙了,面对各种数字代号、产品描述、物料编码,就感觉自己进了“特工组”,用我常人的思维完全无法把他们联系起来,看看导师那手指在键盘上“轻盈流畅的舞姿”,再看看我“僵硬停顿的步伐”,顿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协调源于大脑“供氧不足”,接下来的两天我放慢步伐,从产品知识学习出发,从系统界面操作、快捷键使用开始练习,终于手指在键盘上迈开了步伐。

      当我暗自喜悦时,一个重磅炸弹坠落。我的导师因故离职,我被临危受命,独立上岗。同事无私的帮助让我感受到团队的温暖,让我工作的步伐变得更加稳健。半月后的某个早晨,迟迟没有见到同事的身影,她因病休假2周,我有几分不安,一方面担心同事的健康,一方面感觉自己失去了“拐杖”,临时需要承担更多的业务,对我来说,困难系数徒然而增。那时候业务操作系统和界面不如现在完善,大部分需要人工识别处理,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对项目及时交付造成影响,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之重大,因此必须收起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小心谨慎的做好每一步操作。完成分配备注后,我会再逐个地核实以确保万无一失。每天吃饭在想着工作,走路在想着工作,睡觉还是在想着工作,在这样一个月“疯癫”的状态中,我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抗压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必有多方面的收获”。现在时常还会怀念那段美好的日子,感恩这份“礼物”带给我的成长。


越投入、越幸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岗位工作的业务知识、能力水平都得到提升,操作也更加娴熟流畅。我开始思考本职业务和上下游的联系,对他们业务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带着问题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学习上下游业务的知识。

      当时我负责的订单处理业务是衔接制造订单履行、总装、总测物料准备及履行的,在自己的日常见缝插针的学习中,我也基本熟悉了总装业务的相关工作。不断学习充电过程中,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支撑上下游的业务更加游刃有余。

       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3月,总装调度岗位缺人,在同事的推荐下,领导决定让我尝试一下。新的岗位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对能力的要求更高,对我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为全面了解业务开展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我成了同事口中的“十万个为什么”,经过几天的过渡期,我独立承担了电软核产品华荣部分的总装业务。

      开朗乐观的性格以及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帮助我在新的岗位中如鱼得水,也赢得了周围同事的认可。这次岗位的变动让我明白,只要踏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断进取,机会终将降临。

在变革中转身,哪里需要哪里蹲

      订单处理和总装调度岗位的历练,让我对交付线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和接触,也为我之后的工作岗位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增长,迎来了组织变革:加工计划和主计划业务分离。我成为一名加工计划员,在加工计划岗位的每一次交付保障和每一个小优化中,我收获了点点滴滴:

      2012年10月,我负责的服务器产品接到客户对试产状态的产品提前一个季度大批量要货需求,订单尚未进系统,要求14天后交货,且协议货期无法满足将影响后续份额并面临罚款。核实了需求把握度及下单进度后,第一时间审视供应能力:依据现有产能,我们需要20天周期完成本次交付,距离需求存在9天差距,但我们沉着应对,整理思路,将需求倒排分层目标,寻求制造、IE协助启动紧急产能扩充。在各方的协助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做到了,破纪录的3天完成3倍产能扩充,为项目交付搭建最关键的“一根桥柱”,顺利完成了一次极具挑战的交付任务。

      通过这次经历,我感受到自己的岗位平凡而重要,交付链条上每个环节都承载着自己的使命,我们的专业度、响应效率都可能关乎项目的交付质量。我需要持续学习,储备知识,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随时准备接受新使命:

      后来,存储业务切换到企业网,它常见为3层BOM,颗粒度小,月均发货不到X亿的产品ITEM数堪比发货为XX亿产品的。忙活了一个月,疲于应对交付,用尽浑身解数勉强满足交付,我开始思考自己效率锐减的原因:这是我遇见的层级最多,通用性最小的产品,难道它真的很特殊?带着这样的疑问,对每个ITEM的BOM进行“解剖”,发现很多ITEM下层物料配置差异非常小,我动起了小心思:如果能把相同的部分归一生产,个性化差异只涉及简单组装,测试移至订单履行中合并进行,既减少了加工ITEM数,又能增加供应柔性。这个想法与主计划、供应代表一拍即合推动产品线完成白牌切换,将近百个加工编码缩减到20个以内,大大提高了编码管理效率,我们的产品也更具货期优势。它让我体会到每个事物存在的模样不一定是最美好的,只要我们肯思考,敢设想,理想是有可能照进现实的。

责任与机遇并存

      2015年,我开始承接部门重点工作,负责存储整体半成品交付保障。领着部门对我的这份信任,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学习以及拓宽自身视野的机会,带着这份责任与机遇,我整装起航。在年终冲刺中,针对企业业务产品季度波动的特点,提前识别产能风险,虽按IE核算人力、装备理论上都可以满足,凭借日常的积累我深知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坚持冲刺产能到位进度提前半月,并配备突发响应预案,保障了冲刺需求颗粒归仓。

      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转向对整片土地的照料,让我更加了解产品规划,发展趋势等特点。在人际交流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全局统筹能力,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笔宝贵财富。我更加坚信学无止境:保持良好的心态,脚踏实地去完成每一件小事,感恩每一个遇见……

于平凡中见坚韧

    十几年来,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事,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奉献着自己独有的价值,孜孜不倦追求业务质量的极致。感激他们帮助我进步。每个人都好似一盏灯,吸收阳光,容纳风雨,提炼利用发出光芒,汇聚在一起,方能照亮前行的路。正是这种集体的工匠精神氛围,保证了项目的及时、高效交付

      我们做的事也许很普通,但如果能够坚持做好每件小事,坚持思考、学习、持续进步,这不仅是对公司、对社会的一个回馈,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份慰藉。

    十几年来,专注于自己的岗位,管好每一个编码,认真对待每一次交付,于平凡中见坚韧,于坚韧中历练工匠精神,目前供应链正向数字化主动型进行战略转型,我们,正在路上!


HELLO!

欢迎为我们的工匠点赞!


有什么想跟我们分享的吗?


后台留言可能会有神秘礼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